首页 首页 VR资讯 查看内容

重新上路:Oculus Go与NOLO VR上手体验

2019-1-8 10:17| 发布者: 坏香橙| 查看: 449| 评论: 0|原作者: 坏香橙

摘要: Oculus Go的诞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

Oculus Go的诞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

经历过2016年的产能供货危机,以及2017年的全线调价救市之后,从Oculus的视角出发,当代VR行业的发展状况,已经呈现出了两个特色鲜明的趋势:

第一,PC平台的VR设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高昂的成本极大阻碍了VR概念的普及推广;

第二,即便和高端VR设备相比在硬件参数和内容体验上存在差距,只要能够在制造成本与基本性能上取得平衡,并将购买价格控制在廉价手机(200美元左右)的程度,那么这种入门级VR产品对于普及概念培养C端市场来说,价值依旧是值得肯定的。

综上所述,选择在第一波VR浪潮未能达到预期反响的2018年推出Oculus Go这种轻量级新品,丝毫不算意外。

然而,无论诞生在何种时代背景下,VR一体机始终很难摆脱“源自手机VR盒子”的固有印象——“无非就是把手机的部件取出来,装进VR盒子里换个包装发售”——抱有这种印象的VR爱好者显然不在少数。既然市场已经证明了手机VR盒子没有支撑起整个行业的实力,作为“后继者”的VR一体机,表现又会如何呢?

或许我们可以在Oculus Go身上找到一点答案。

Oculus Go的上手印象

“如此的……平庸?”

没错,对于相当一部分VR爱好者来说,打开包装盒把Oculus Go拿在手中的第一印象多半不是惊喜和快乐,而是“不过如此”的失落。

太复杂的且不说,在2018年这个时间点推出一款沿用了2016年流行的“绑带”式佩戴固定结构,且机身材质造型并无突破的VR设备,Oculus Go确实很难让我们产生“眼前一亮”的第一印象,“Oculus Go是一款不思进取的低档设备”——现实果真如此吗?

并不尽然。

要想衡量一款产品的设计水准,除了设备本身的软硬件工艺之外,“是否适合使用环境”同样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指标——而对于Oculus Go来说,平淡无奇的“廉价”外表之下,隐藏的恰恰是可圈可点的“应用环境适配度”表现。

例如说,和去年开始在国产VR一体机圈子里流行的“头梁”以及“框架”结构相比,Oculus Go的“绑带”乍看之下既过时又繁琐,但实际上和前两者相比,“绑带”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在我们的后脑以及头部两侧添加刚性结构,同时有别于以往设备的柔软材质以及出色弹性更是极大提升了Oculus Go整体的佩戴舒适度——代价仅仅是稳定性有所下降而已,不过再考虑到这款3DOF设备本身就没有把体感操作视作核心卖点,这份妥协似乎并非无法接受。

事实上,横向对比一下2016年上市的Oculus RiftHTC Vive和PSVR,以及2017年年末登场的微软MR头显,不难发现Oculus Go的产品思路完全处在另一个维度上:想要恰如其分地描述这款设备,借用一下老舍先生的造词,恐怕只有“狡猾可喜”是最合适的形容:

没错,空间追踪机能的欠缺导致我们无缘用这款设备体验《Beat Saber》,薄弱的电池容量导致续航时间仅能持续两个小时左右,灰色塑料和同色织物为主的材质更让所谓的“颜值”“出街回头率”完全是天方夜谭——但这又如何?

让我们换个角度来重新审视一下这款设备:假设有一位对VR概念全无实际认知的用户,在他第一次戴上头显开始虚拟现实初体验的时候,优先度最高的目标是什么?毋庸质疑,显然是最基本的VR交互逻辑。

就像我们第一次拿起智能手机的时候首先要掌握有别于PC的“屏幕触控”操作一样,对VR环境下的“指向”“执行”乃至触摸板与扳机之外的控制键产生直观理解,这才是掌握VR的第一步;而在建立这些基础认知的过程中,相关的操作越简洁、收到的反馈越明确越容易得到出色的学习效果——空间追踪机能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必须的,操作逻辑让人联想到轨迹球的3DOF控制器反而降低了变数减少了干扰,对不对?

好了,基本操作已经被这位新手上路的Oculus Go使用者顺利掌握,接下来的主线任务并不是体验所谓的3A大作,而是立刻把道听途说的“VR必然眩晕”错误印象扼杀在萌芽阶段——放轻松,既然把Oculus Go固定在我们面前的只不过是一条舒适的松紧带,既然完全没有缆线一类影响行动的部件,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切换成更自然的姿势来继续体验,“葛优瘫”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很好,现在你的大部分躯体已经惬意地躺在了舒适的平面上,稳定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面前这个看不到自己的3D全景虚拟世界似乎并不像传言中描述的那么可怕,不是吗?

OK,搞定了VR上手阶段最大的两个麻烦,接下来再让我们认真聊聊其它短板:极其有限的电池容量无疑影响了Oculus Go的续航时间,但从客观上来说也确实缩短了用户的体验周期,避免了过长时间连续佩戴对视力造成影响的隐患——更不用说哪怕单次体验的时长只有两个小时,也比之前舆论流行的所谓“VR不宜长时间佩戴”“一次使用不宜超过半小时”高论长得多;尽管灰色塑料的机身和织物材质的脸部衬垫看似不够高大上,但所谓的“VR便携性与移动性”需求原本就是个伪命题——在安全性毫无保障的陌生环境下封闭视野分散注意力除了给自己找麻烦之外并没有实际意义,而对于和脸部皮肤直接接触的柔软材质来说,“清洁难度”绝对是衡量实用性的首要指标——和能够拆卸用肥皂和清水洗涤的海绵+纤维衬垫相比,皮革甚至橡胶材质的衬垫到底有没有优势,但凡是对VR设备有点使用经验的朋友都懂。

综上所述,Oculus Go并不是什么完美无缺一步到位的终极VR设备,恰恰相反,它的所有设计几乎都明确无误地指向了“入门用户”这个群体,并且目前存在的大部分体验缺陷——例如分辨率不足、佩戴沉重乃至散热不良等等,对于现阶段市面上的所有高端VR设备来说同样属于客观存在的产品软肋——在程度上甚至比Oculus Go更胜一筹。在力所能及的范畴之内尽量做到最好,同时尽量控制成本降低用户购买预算努力打开C端市场,Oculus Go的表现并没有超乎我们的预期,但现阶段的成绩已经足以给予肯定——至于“这款设备到底有什么好玩的内容”一类的问题,那显然是媒体需要操心的任务。

NOLO VR × Oculus Go:走向好玩的第一步

谈不上完美,但至少比粗制滥造的VR手机盒子用心得多,可以尝试添加第三方附件改造玩法——对Oculus Go建立了以上初步印象之后,接下来,让我们尝个鲜初步发掘一下这款设备的扩展潜力吧:

作为国内现阶段为数不多致力于发展“个人VR设备”且将研发重点放在“功能扩展套件”领域的虚拟现实硬件厂商,NOLO VR在许多VR爱好者眼中始终被归类在“不同凡响”的区间之中:自从在2017年正式公布产品之后,“让移动VR设备也能像高端VR套装一样体验6DOF”就变成了这家企业的醒目标签。如今,产品素质更胜VR手机盒子不止一筹的Oculus Go已经正式发售,NOLO VR是否找到了一展所长的新机会?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根据87君实测,尽管需要一点特殊的操作手段才能完成连接,但 NOLO VR确实可以适配Oculus Go实现6DOF操作;至于实际的游戏体验,客观来说追踪范围以及精度距离完美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当然也和87君没有清空体验环境产生部分遮挡有关),但空间定位和完整的体感操作确实是可以实现的;相比于Oculus Go自身的3DOF基础操作,自由度和沉浸感更是有了明显提升——对于初步接触VR刚刚对基础概念产生了认知的入门级用户来说,这个“一小步之后的一大步”,显然会给他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惊喜。

虽然从步骤和流程来看,现阶段的“利用NOLO VR完善Oculus Go功能”暂时还不是人人都能轻松上手的简单操作,但考虑到Oculus Go上市仅仅一个月有余,第三方附件的适配优化空间显然还是非常可观的,对于刚刚食髓知味想要再进一部深入探索VR的朋友来说,不妨让我们静候片刻。

另一方面,从VR行业观察者的角度出发,“NOLO VR适配Oculus Go”具备的象征意义显然更值得瞩目:早在2014年的时候,Youtube上就出现了在不改变任何硬件结构的前提下,利用Oculus DK1配合智能手机和移动电源成功实现“无需外接PC也能体验VR”的试验视频;如今,新一代的Oculus出品VR设备已经发售,如今的我们已经可以在市面上找到功能更强大的成品改装套件来对新款头显进行功能强化——尽管这依旧是行业初期阶段的一小步,但在这引人瞩目的一步当中,折射出的分明是来自个人电子设备早期发展阶段“不甘于现状,自己创造未来”的Geek意志,是那种昭示着个人电脑黄金时代即将到来的DIY精神。

不被商业巨头设立的规则所束缚,开放,自由,多元化,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创造满足自我期望的个人设备,开启个人专属的VR视界,这才是让无数虚拟现实爱好者为之倾心的VR愿景目标所在。如今,Oculus拿出了第一块值得投入的基板,NOLO则拿出了第一款“再进一步”的插件,这个潜力可观的平台日后会迎来何种发展?值得我们期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发表文章
  •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强军VR ( 苏ICP备16046128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