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中国 评测】在CES2018国际消费电子展中,小米与Oculus联合推出了VR一体机产品——小米VR一体机和Oculus Go。小米VR一体机和Oculus Go的核心硬件配置完全相同,仅在外观上有所不同。小米VR一体机仅在中国发售,而于2017年10月首次公布的Oculus Go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发售。 小米VR一体机(左)和Oculus Go(右) 这种VR一体机无需外接PC或插入手机,使用体验更加便捷灵活。那么它与我们之前听说过的HTC Vive、Oculus Rift、三星Gear VR、Microsoft HoloLens等设备到底有什么区别呢?VR一体机又是个什么东西?这首先要从VR(虚拟现实)的概念说起。 R、AR、MR与VR(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与虚拟现实) R是英文“Reality”的缩略词,我们称之为原生感知现实; AR是英文“Augmented Reality”的缩略词,我们称之为增强现实; MR是英文“Mixed Reality”的缩略词,我们称之为混合现实; VR是英文“Virtual Reality”的缩略词,我们称之为虚拟现实。 这四者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这么理解: (1)R,是我们眼中真实的世界; (2)AR,是将我们眼中的真实世界加以信息补充,在看到的真实世界中加入虚拟事物; 其中AR又主要分为3种:(a)轻量级AR:我们看到的是真实世界,但在眼前的固定位置会显示一些虚拟的图片、文字信息等,不论你怎么转身,这些信息都在你眼前固定的地方;(b)中量级AR:我们看到的是真实世界,但在真实世界的固定位置会显示一些虚拟的3D图像、图片、文字信息等,它就像是所在环境的一部分;MR就是中量级的AR,是AR的子集合;(c)重量级AR:我们的眼睛被遮盖,看到的是真实世界的3D影像,但当你走动时就像在真实世界中一样。 (3)VR,就是完全虚拟的世界。 图片来源:易瞳科技 从R→AR→VR是一个递进的关系,也就是从现实世界逐渐过渡到完全虚拟的世界 在这个坐标轴上,以“R”现实为原点,向右直到尽头就是“VR”虚拟现实。 注: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介导现实(Mediated Reality),在医学领域已经得到应用,为了防止信息量太多混淆我们的思路,在这里暂时略过不表。 可穿戴眼镜设备有哪些? 知道了R、AR、MR与VR的区别,以及它们的关系,我们就可以了解有哪些可穿戴眼镜设备了(节选自易瞳科技)。 1. 轻量级AR——类似Google Glass的智能眼镜 轻量级AR只可以小范围地显示数字信息。由于不需要生成电脑图像,通常是单眼棱镜光学透视的设计方案。我们把这类眼镜称为Notification System(提示型系统)。 图片来源:易瞳科技 2. 中量级AR——类似Microsoft Hololens的智能眼镜 这类眼镜视角最大达到50度,是中量级AR,可以在视野里叠加3D数字模型。为了立体效果,通常是双目棱镜光学透视。微软也把这类眼镜叫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但这是他们做AR眼镜的商用名称,有别于学术上的概念。 图片来源:易瞳科技 3. 重量级AR——类似The Void的所谓动态VR眼镜 有这样一种身临其境的VR主题公园,戴上VR头显,背上电脑,在一个布满标记和外置相机的体验馆里进行游戏。大家把这种体验叫做动态VR(真实环境会被渲染成游戏场景)。在下图中,大家可以看到它离VR很近,但已经不属于纯VR了。理论上来讲,它实际上是重量级AR体验。虽然用的是VR头显,但形态不能决定本质。动态VR是虚拟现实行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也可以看出VR在从一个点慢慢往左延伸。 图片来源:易瞳科技 4. VR虚拟现实设备 VR头显大家就见得比较多了,戴上它我们眼前的画面全是虚拟的,国内近两年就涌现出了大批的VR头显设备。在它底下,又分为三大类,我们接下来继续讲。 图片来源:易瞳科技 VR虚拟现实设备的分类 一般来说,VR设备可分为三类:外接式头戴设备、一体式头戴设备、眼镜盒子。 1、外接式VR头戴设备,以HTC Vive、Oculus Rift、索尼PS VR等设备为代表。用户体验较好,具备独立屏幕,产品结构复杂,技术含量较高,价格也相对昂贵。但是外接式头戴设备拥有非常真实的虚拟现实体验,非一般廉价盒子可比。对于主机配置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HTC Vive 2、VR一体机,以Pico Neo、Oculus Go等设备为代表。不需要外接其他硬件。内置2K以上超清显示屏,便携性及易用性最佳,体验相对来说还算不错,发展潜力较大。 3、VR眼镜盒子,以三星Gear VR、小米VR眼镜、暴风魔镜S1等设备为代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目前已经有了非常多的选择。这种产品需要将手机置于眼镜之中,是体验VR虚拟现实最廉价的设备,成本较低,但是体验较差,最容易产生不适感。 谷歌纸盒VR VR一体机的优势 外接式VR头戴设备在所有VR设备中名气最高,但是价格也最贵,即使最便宜的索尼PS VR售价也达到了2999元。然而这只是成套设备成本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一台中高端配置的个人电脑,预算4000元起还不打折!大多数人犯不着跟钱过不去,于是就凉了…… HTC Vive整套设备 VR眼镜盒子是销量最高的VR设备,从9块9到数百元都有,好多人都买了。但是VR眼镜盒子需要插入手机来观看,目前手机分辨率普遍为1080P,清晰度堪忧,2K、4K手机选择则非常少。同时,很多低端产品没有瞳距自适应功能,加上使用时的眩晕感,以及内容的匮乏,体验非常糟糕,几乎从购入起就是闲置状态。 小米VR一体机CES2018发布会现场 综合来看,VR一体机可能是我们最乐于接受的VR产品。VR一体机内置了强大的芯片与超高清屏幕,使得其可以脱离主机使用。而由于VR一体机的一体性,使得VR眼镜盒子的大量问题在它的身上得到解决。VR一体机虽然在性能上不及外接式VR头戴设备,但在看电影、玩小游戏上的体验比较接近外接式VR头戴设备,随着硬件性能的不断提升,在未来潜力惊人。 小米VR一体机有多强? Facebook在去年10月举行的Oculus Connect大会上,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VR设备——Oculus Go VR一体机 。这款产品看起来与国内用户关系不大,然而在刚刚过去的CES2018中,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前小米国际副总裁、现Facebook VR副总Hugo Barra与高通总裁Cristiano Amon以及、小米探索实验室负责人唐沐,共同发布了两个重磅新闻: 1. Oculus和小米联手合作,小米作为硬件合作伙伴,与Facebook一起联合推出了Oculus Go。 Oculus Go 2. 双方联合公布小米VR一体机,这款产品基于Oculus技术并将仅在中国发售。利用小米在国内互联网的地位,Oculus也借此实现了曲线入华的夙愿。 小米VR一体机 从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Oculus Go的售价仅为199美元,参考这个价格,作为Oculus Go的中国版,小米VR一体机很可能定价1299~1499元。与国内同类产品2000~4000元的售价相比无疑有着非常高的性价比。 小米VR一体机和Oculus Go无需外接PC或插入手机,使用体验便捷灵活,代表了VR硬件产品的最新发展趋势。并且两款产品都使用了高通骁龙821移动VR平台。Oculus证实,Oculus Go支持两款主流的游戏引擎,分别是Unity和Unreal Engine,以及公司专门为头显设备开发的Oculus Mobile SDK。 Oculus Go 小米VR一体机和Oculus Go采用了支持“fast-switch”的WQHD LCD显示屏,分辨率达到2560×1440,鉴于这款产品价格较低,没有采用价格较高的OLED屏幕也是情有可原。织物材质的用料也让其佩戴起来更为舒适。 小米VR一体机和Oculus Go拥有新一代的光学透镜,头部和控制器都为3DOF(3自由度),拥有“最佳的光学系统”和“广阔的视野”,支持快速切换技术,可以提高视觉清晰度,减少移动VR中常见的沙窗效应和运动模糊问题。 沙窗效应 此外,在小米VR一体机和Oculus Go上,外接耳机的设计也被摒弃,采用Oculus研发的全景声音频技术。直接集成了全景声近场耳机,保证了用户即时享受全景声效,也便于与他人分享。同时配有3.5毫米的耳机插孔,为使用者带来更私密的音视频享受。 Oculus Rift的手柄Oculus Touch应该是目前最优秀的VR手柄了。但Oculus Go与Oculus Rift并非共用一种手柄,而是单独开发了一种遥控器,类似于任天堂的Wii Nunchuk。在它的上面有两个按钮和一个触发器,并且中央还有一个圆形的触摸板。同时这个手柄还有一个挂绳,防止坠落。 Oculus Go专用手柄 根据此前曝光的FCC文件证明,Oculus Go将会有32GB和64GB两个版本,小米VR一体机应该类似,在售价上可能有200~300元的差价。不过对于想用这款VR来看电影的朋友来说,我们建议购买高配版,毕竟现在一部4K电影的大小就非常惊人,64GB用起来才够爽吧。 结语: 小米VR一体机对我们的强大吸引力不仅仅是它的性价比,还有其目前国内最为领先的生态系统。小米VR一体机基于Oculus的底层软件技术,并专门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制了强大的视频播放器和本地化社交体验。更让人心动的是,小米VR一体机支持小米VR SDK和Oculus Mobile SDK,同时兼容小米VR内容及Oculus平台的VR内容,易于国内和海外开发者将内容带到小米VR一体机上。 据悉,小米还会将Oculus应用商店的热门游戏、视频和应用引入中国,让中国消费者体验到高质量的移动VR内容。这对于中国的VR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盛事。小米VR一体机也很可能借此一举成为国内VR行业的标杆,带动国内VR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
© 2018-2020 QiangJun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