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柄按键多,操控难度大,操作不当还会引来风险。 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一个全新的无人机操控方式,它不用手柄,更不用双手,而是通过VR头显+身体动作来完成操控。
我们知道,无人机是一个高精度的小型化设备,对于很多初学者而言,想要熟练的操控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无人机的操控都在手柄部分,因此设计的越复杂,甚至越高端的无人机操控手柄按钮更多,操控起来更复杂。虽然无人机正在朝着小型化的方向去发展,操控方式也越来越简单,部分无人机通过手势就能控制起飞和简单的远近、升降操作,但如果需要更精准的操控无人机,依然需要手柄来完成。 近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一群科研学者提出了这种新型的无人机控制方案,同时该研究的相关论文也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中。
该无人机控制方案通过VR头显+定制的动作捕捉设备,让玩家通过身体就能精准的操控无人机,并宣称在上手学习熟练时间和转向能力方面,都远超现在的操控手柄。 测试人员佩戴VR头显,同时身体上还配带有动作捕捉设备,然后伸开双手,前后左右晃动身体就能精准的控制无人机的飞行。 精准到什么程度呢?这种方式可以精准的连续穿过圆环,而不会碰壁。
当然,这种方案也有一些缺点。首当其冲就是由长时间抬起手臂导致的疲劳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团队又打造了一个“Fly jacket”穿戴夹克,其特点是内置传感器的同时还带有一个支架,可以起到支撑手臂的作用。 总结来看,这项研究结果对于远程操控以及人机交互方面有着十足的意义。和常规的操控方式相比,这种通过追踪识别身体姿态来控制“机器”的模型,还可以做到快速上手,降低上手难度和工作量,最终实现可靠的远程操控任务。
接下来,研究员通过对比志愿者们的五组动作:匀速向前、左转弯、右转弯、斜向上飞、斜向下飞。实际的飞行效果足够理想,研究人员表示通过该方式能达到让你以为自己在飞的效果。 实际上,这种操控方式只是一个简单的基于身体的操控,同样也可以应用到其它领域,例如大型器械、甚至改进机器人等。 通过收集这些数据,科学家们发现,大多数的志愿者将他们的手臂伸展开来,就好像是一对翅膀那样,同时左右晃动上半身。 最后,该团队经过多次优化发现,由于大部分动作都在上半身,动作幅度偏小,由此研究人员发现动作捕捉标记点由之前的19个可以缩减为4个就能实现上述功能。 为此,研究人员找到一批志愿者。首先,给志愿者上半身加入19个动作捕捉标记(最后为一个穿戴背心),同时给他们佩戴VR头显观看无人机画面,最后让志愿者做出他们认为理想的、合理的动作来模拟操控无人机。 开发人员讲到,研究这个动作捕捉设备上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研究团队首先确定人的身体通过怎么样的运动才能更好的控制无人机,已达到精准操控的目的。 |
© 2018-2020 QiangJun Inc.